bat365(中国)在线平台官方网站-登录入口

新闻公告
您当前位置是 :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> 新闻公告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原理教研室召开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会
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4月9日组织教研室老师召开集体备课会,聚焦“生态文化与乡村振兴——浦口响堂村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探索”。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研究,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马克思主义路径。  

会议伊始,周洁老师以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》为题作主旨发言。她指出,马克思关于“人与自然物质变换”的思想揭示了生态问题的社会根源,而乡村振兴必须坚持“两山”理念,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。

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,我们了解到,响堂村生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积极举措。 响堂村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发展实践,打造“生态+文化+旅游”融合模式,将荒山变为“网红打卡地”,带动村民增收;同时通过村规民约推广环保理念,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,彰显了“生态宜居”的治理成效。教师代表周红梅老师指出,响堂村的实践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”的原理——生态文化的培育既需物质基础(产业支撑),也需上层建筑(政策引导与价值观重塑)。  

在互动环节,教师们围绕“如何将响堂案例融入课堂教学”展开热烈讨论。建议包括:运用案例教学法,以响堂村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分析生产关系调整如何解放乡村生态生产力; 结合实践教学拓展,组织学生调研类似村庄,撰写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调研报告。  

本次备课会既是一次理论深耕,更是一次实践动员。响堂村的探索证明,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,而乡村振兴需要以生态文化为纽带,重构城乡关系、人与自然关系。原理教研室将继续推动教研成果向实践转化,为培养懂理论、知乡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贡献力量。

作者:权良媛;学院: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地址;审核:张振海



XML 地图